皮毛窦和脊柱裂的区别,皮毛窦与脊柱裂的区别

tamoadmin 疾病医院 2024-05-04 5 0
  1. 宋代的“八贤王”,到底指的是谁呢?

宋代的“八贤王”,到底指的是谁呢?

指的是赵匡胤的长子赵德昭,赵德昭是赵匡胤长子,而且一直由宋皇后抚养成人,也就是人们说的嫡长子,继承皇位第一人选,但斧光烛影,赵光义莫名其妙坐了皇位。人们虽不敢怒不敢言,但心里一直敬佩的是赵德昭。赵德昭也一直礼贤下士,经常为下面人鸣不平,

赵光义率领宋军攻打北汉时,受了箭伤,心情烦燥,沒有给有功将士封赏,再加上赵光义受伤后立即逃回京城,兵士们不知他死活,只知他战场失踪,就立了威信高,人缘好的赵德昭为皇帝。但当听说赵光义还活着,就立即自动取消了。惯为人抱打不平的德昭去找赵光义为兵将们讨封,赵光义生气的说,等你当了皇帝亲自给他们奖励吧,赵德昭委屈,回家就***身亡了。

皮毛窦和脊柱裂的区别,皮毛窦与脊柱裂的区别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综上所述,赵德昭威信高,出身高贵,惯为人抱打不平,这些都附合八贤王性格和身份。

平阳狐狸,回答问题。

如果要从古代王爷中选出一位杰出代表,“八贤王”当之无愧,“八贤王”就是百姓心目中的完美王爷。

“贤”是上位者的完美品格,“王”是天下人的终极追求。在汉文化中,“八”又被赋予了特殊意义。这三个字结合在一起,便是人们对理想上位者的完美期待。

在文艺作品中,涌现出了许多或实或虚的王爷形象。如《琅琊榜》中的纪王爷,《雍正王朝》中的十三爷,《天龙八部》里的段王爷。无论如何,这些王爷都没有“手拿金剑,上打昏君,下打谗臣”的八贤王深入人心。

英明神武,睿智多谋的八贤王,原型便是宋太祖赵匡胤的儿子赵德芳。要说清楚赵德方的经历,就有必要回顾一下北宋初期的权力更替问题。

公元 960 年,时任后周“殿前都点检(禁军总指挥)”的赵匡胤,在陈桥驿黄袍加身,代周建宋做了皇帝,是为宋太祖。

父传子,家天下,这是自夏商以来便形成的惯例和传统,但是在宋太祖这里却出了意外。公元 976 年宋太祖驾崩,弟弟赵光义却接了班做了皇帝,是为宋太宗。

兄终弟及,不和常例,况且哥哥赵匡胤并不是没有儿子,赵光义总得拿出一套说法来应对天下悠悠之口,于是一个“金匮之盟”的故事便应运而生。

这个故事的大意是,老太太杜妈妈早有安排,要求赵匡胤百年之后传位给弟弟赵光义,赵光义死后传给弟弟赵廷美,之后再将皇位交给赵匡胤的儿子。

赵匡胤有 4 个儿子,长子赵德秀,次子赵德昭,三子赵德林,四子赵德芳,但长子和三子早死,到这时赵匡胤就只有赵德昭和赵德芳两个儿子存于世。

宋仁宗年间的“八贤王”,在影视剧的传播下影响广泛,这是一个文学创作的人物,任何史书典籍里都没有记载仁宗时期的八贤王,但要说历史原型,还是值得分析一下。

  • 原型一:宋太祖第四子赵德芳

在杨家将的评书、戏剧中,直接挑明了“八贤王”就是赵德芳。这个赵德芳确有其人,他是赵匡胤第四子。而且据说在“斧声烛影”之前,太祖所召见之人其实就是赵德芳,赵光义使了手段,将其阻拦下来。这个确实有可能,因为宋皇后无子,赵德芳寄养于宋皇后膝下,这是有立储意向的。但除了这个历史疑点之外,赵德芳并没有什么事迹值得流传于世的,而且23岁时就早早去世,说他是八贤王原型不甚妥当。

  • 原型二:宋太祖第二子赵德昭

明代有一部小说叫《北宋志传》,其中的“八贤王”名为赵德昭。这个赵德昭也确有其人,他是赵匡胤的第二子,但因赵匡胤长子夭折,说他是嫡长也不为过。但这个嫡长子却在太祖时期一直未封王,反倒是赵光义继位后,封他为京兆尹,武功郡王,位列宰相之上。

后来,赵光义攻打辽国时战败,混乱之中消失在战场上。大臣们以为他被杀了,于是商量拥立赵德昭为帝。但正说着,赵光义完好无损的寻了回来,此事也就作罢。回国后,那些立下战功的大臣迟迟未得封赏,赵德昭就出面为这些人请赏,尤其是在战场上拥立他的。赵光义则回了“等你做了皇帝再赏也不迟啊”。这话将赵德昭吓得不轻,回到家中便自刎而死了。从这个事件能够看出,赵德昭其实跟“八贤王”的胸怀气魄差太远了,作为原型亦不妥当。

  • 原型三:宋太宗长子赵元佐

在另一部明代小说《杨家府演义》中,“八贤王”则名叫赵德崇,这是赵光义长子赵元佐的原名。他是赵光义想要培养的接班人,但当赵光义之弟赵廷美被勾陷谋反后,赵光义便将赵廷美罢官,并贬至房州。此时赵元佐就为叔父求情辩解,但并未改变赵光义的决定,就因这件事,赵元佐受到精神***,从此成了疯子,没事就点火烧房子玩,这才未后来的宋真宗提供了继承大统的机会。奇怪的是,赵元佐在赵光义去世后,精神好转,而且活得60多岁,算是闲散王爷里较为长寿的。显然一个疯子不可能是八贤王的人物原型。

  • 原型四:宋太宗第八子赵元俨

在《三侠五义》中,“八贤王”的身份是宋真宗第八子,但名字叫“赵德芳”。这虽然有些张冠李戴,但不妨看看真实的太宗第八子赵元俨!这个赵元俨深得赵光义喜欢,《宋史》说他“广颡丰颐,严毅不可犯”,而且特别孝顺,但显有政治作为。宋真宗去世后,刘娥听政,赵元俨装病,闭门写字,直到仁宗亲政后,他才时不时的关心国事,但也从未干政。综合来看,从德行上能够与“八贤王”相匹配的,也就赵元俨最合适了,且排行老八,但经历上的差距又出入太大。

综上来看,文学作品里的“八贤王”应该不是以某一特定历史人物为原型,而是综合北宋政治之后的内心期许。这种期许中,含有对“斧声烛影”的疑问,因此以太祖、太宗两脉子孙大做文章,寄希望于政权回归太祖一脉,或者是受到重用。这符合明朝靖难后的社会背景,也符合塞王内迁的现实情况。而重塑王爷形象,也是对北宋王爷毫无作为的一种讽刺,寄希望于当时的王爷门不只安于享受荣华富贵,而是参与国政,监督***,为民***。